文化建设
07月
2025
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习指出,“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作风,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是中国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执政时间越长■★、国内外环境变化越深刻,党的作风问题的新表现就越复杂■★◆■。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党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作风建设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应体现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作风的新要求,使改进作风的过程成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过程■◆★■■◆。
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抓作风建设,就要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树立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用权◆★◆■◆★,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稳得住自己的心神◆★★◆,管得住自己的行为,守得住自己的清白■■★■◆。要严格要求子女,过好亲情关,作家风建设的表率,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形成“头雁效应”。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带头正风肃纪反腐,坚决纠治■★◆■“”顽瘴痼疾★◆◆,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清清爽爽的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持亲清政商关系◆★◆■,积极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的作风反映的是党的形象和党员的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对中国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否坚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党性教育是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人的“心学”。实践证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不移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体现了我们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信心和勇气。习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做起”,他强调■■★■★■,★■◆“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各地各部门应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各项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落实到每个环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批评,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作风好转的标准。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切实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级抓一级,认真抓出成效,化风成俗■★◆◆■◆,把党的作风建设搞好◆◆◆。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就要继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要做到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中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只要我们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真心实意拥护和支持我们。
持续深化纠治“”。“★■★”问题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相悖的,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解决★■■★★“”问题,就要对准焦点、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反对,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是与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牢固联系在一起的。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筑牢思想防线,永葆人政治本色,自觉做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同时◆■★,“★■◆■★★”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要对“”问题及其各种变异表现保持高度警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拧紧发条,露头就打,寸步不让◆◆,一抓到底★◆◆◆★。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只有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才能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我们党提出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对“”,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突出抓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把我们党锻造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先后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着力改进作风,严明纪律◆★■。
(作者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理事长)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贵在持之以恒,抓常★■◆■★★、抓细◆★■★★、抓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抓作风建设◆■★★■,从根本上讲还要靠制度,突出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为此★◆■,应改进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健全正风肃纪反腐常态化机制,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把严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身上。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全面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建立严格◆■★★★、完善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狠抓落实,坚决维护严肃性和权威性,使之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