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22
06月
2025

《数字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北京倡议》发布

发布者:小编

  

《数字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北京倡议》发布

  论坛上,第77届联大主席科学顾问约翰内斯·卡尔曼代表全体参会代表宣读了《倡议》。

  我们■★■■,2025中关村论坛的与会代表■■◆■◆,包括来自政府◆■★、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私营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宣布我们将共同致力于利用数字科技加速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

  我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创新的变革潜力,并共同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以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

  ——支持开发数字化工具,用于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并提升自然资源管理能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利用数字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携手构建一个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未来★◆■◆★。

  ——定期举办与数字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论坛、研讨会和合作活动★■◆◆■★,促进对话、学习和创新。

  2024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上■★★◆,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牵头,全球67个国家近800名代表共同通过了《数字技术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伙伴关系北京宣言》◆◆★,旨在通过数字技术与地球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加速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引发国际科学界广泛关注。同年■★★★■◆,联合国未来峰会召开,通过了《全球数字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宣言发布之后■★■★,国际上有了很多行动,有理念★■、有路线图,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理念变为行动■★◆★,如何将路线图真正变成实实在在‘走过留下脚印’的东西。”中国科学院院士、SDG中心主任郭华东指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觉得应该发布一个倡议,进一步行动起来◆◆,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将科技创新的行动落实在项目上。”

  我们呼吁各方,包括政府、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私营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入这一变革性的努力。通过共同参与,我们可以◆★■:

  ——联合全球科研机构、政府和私营部门,发起数字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大科学计划,集中力量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挑战。

  “联合国2030年科技发展议程◆★◆■,从2015年到2030年,今年是第10个年头了◆★◆。17个目标和169个子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呢?很多都还在路上■◆■■◆★,有的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未来这5年的时间如何干?大家认为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驱动力◆★■,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空间技术等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郭华东表示,“《倡议》希望呼吁各国用数字技术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技术、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灾害与减贫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通过数字化模拟和预测技术■◆◆■◆,帮助评估政策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长远影响★◆■★◆■。

  ——通过国际大科学计划促进数字科技转移与能力建设,特别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数字科技领域的能力提升◆■,确保全球合作的公平性与包容性■◆■★★◆。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京召开。作为论坛核心成果◆◆◆■■,《数字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北京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正式发布。

  ——借助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直观感知。

  ——建设基于数字科技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客观、透明分析工具。

  我们展望一个以数字科技作为强大驱动力的可持续的未来◆◆,通过提供清晰、可操作、可衡量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紧迫的全球挑战。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合作,我们希望赋能所有利益相关方,利用数字科技建设一个更加公平、韧性的世界。

  我们承诺以协作和包容的方式,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共同努力★■◆。在公平、透明和创新的共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坚信,数字科技可以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创造一个繁荣、韧性的未来。

  ——利用数字科技开发创新的教育工具,提升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解和参与度■◆★。

  ——确保技术平台的公平性和包容性,缩小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